日期:2025-07-04 04:31:44
据《亚洲防务安全》6月11日的报道,近日美国军事分析师克里斯托弗·基尔霍夫(Christopher Kirchhoff)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随着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先进坦克几乎全被摧毁,传统的装甲作战模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坦克时代”可能已经宣告结束。
基尔霍夫是美国军事界知名的专家,曾在美国国防部等多个安全机构担任分析师和顾问,凭借其对现代军事技术,尤其是无人装备对传统作战方式影响的深刻洞察,获得了广泛关注。他认为,坦克这一军事符号即将迎来终结。
明星易位
俄乌冲突揭示了传统坦克和装甲车辆在现代战争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无人机攻击的威胁下,传统装甲作战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无人机,这一曾被低估的武器,已经成为战场上的主力。与过去依赖重型装甲武器为核心作战方式不同,现在的战场上,无人机的数量和效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这些小型且易于操控的无人机,以其低成本和灵活性,能够精准打击重型装备,尤其是坦克等高价值目标。在过去,装甲部队一直是陆军的核心力量,坦克更是陆战的象征。然而,随着无人机的崛起,坦克不再是唯一的战场主宰,反而面临着来自空中的致命威胁。
展开剩余80%例如,2023年6月初,乌克兰发起的“蛛网行动”大规模袭击中,数架自杀式无人机成功摧毁了俄罗斯多个空军基地,瘫痪了俄军的雷达系统,并击毁了十几架战略轰炸机。这一成就,曾是高端战斗机或高科技导弹才能实现的任务。而如今,廉价的自杀式无人机却能轻松达成。
所以,基尔霍夫的言论并非毫无依据。
艾布拉姆斯之殇
2023年1月,美国首次宣布向乌克兰提供M1A1坦克,最初计划交付31辆M1A2型坦克,但由于库存限制及快速交付的需求,最终提供了经过现代化改装的M1A1SA型坦克。M1A1SA型坦克是M1A1的升级版,搭载了更先进的态势感知系统,包括夜视设备和新一代热成像传感器,使坦克能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及时识别战场威胁。
然而,这批坦克并未配备美军常规使用的贫铀装甲,而是采用了标准的复合装甲,并增加了反应装甲模块,用以增强抗击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的能力。这些改进让M1A1SA坦克具备了更强的战场适应性,特别是在与俄罗斯T-90M等现代化坦克对抗时具有一定优势。
但问题在于,这些坦克的最大威胁并非俄罗斯的钢铁洪流,而是俄方的廉价无人机。美国军方高层曾坦言,M1A1坦克并未准备好面对俄乌冲突的实际情况。美国陆军未来战斗车辆局局长杰弗里·诺曼准将指出,M1A1坦克在实战中的表现让美军认识到必须吸取教训。
坦克的战术优势在于推进时能够发起强力进攻,但一旦停下,便暴露于无人机的精准打击之下。每架仅需500美元的FPV无人机,配备简易操作设备,可以轻松摧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坦克。在多次无人机攻击后,乌克兰战场上的M1A1坦克被迫撤离,甚至连德国的豹2坦克和英国的挑战者2坦克也未能逃脱相同命运。
坦克无用论?并不是
那么,是否可以断言坦克已经“无用”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坦克面临来自无人机的严峻挑战,但它依然是地面战争中最强大的兵器之一。特别是在反击无人机威胁和执行快速突击时,坦克仍然具备无法替代的优势。
现如今,俄乌双方都逐渐摸索出坦克的合理使用方法。坦克和火炮协同作战,提供两层火力支援,掩护步兵缓慢推进。待无人机威胁消除后,坦克便可突破防线,与步兵交替进攻,发挥其火力和人员防护的优势。
当然,随着战场环境的变化,坦克也需要进行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仅是为了增强穿透力或增加装甲厚度,而是要提高其防御能力,尤其是对无人机的防护。未来的坦克将不再仅仅关注装甲和火力,还需要在防御系统、机动性和反应速度上做出突破。例如,未来坦克的发展方向将包括强化顶部防护、集成反无人机系统,并提升机动性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
我国新一代坦克的未来方向
中国目前正在测试的混动装甲平台提供了未来坦克设计的新思路。与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相比,电动装置具有更高的反应速度和机动性,能够使坦克在面对无人机威胁时更加灵活。由于无人机通常依赖飞行员的操作,坦克如果能迅速作出反应,就能够有效避开敌人的打击。
未来坦克将需要轻量化,同时搭载高性能的电动或混动系统,使其具备与无人机对抗时所需的敏捷性。如果坦克能够减轻重量并提高反应速度,它将变得更加难以被击中。此外,未来坦克还可能配备更小口径却更具威力的火炮,以及新型的电磁装甲,增强其综合防护能力。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坦克将配备更加先进的主动防护系统,包括反无人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些系统能够通过超低空探测及时发现威胁,并对无人机进行反制。若无法反制,则通过机动回避进行规避,从而减少损失。
结论:
坦克的地位并未因无人机的崛起而完全消失,未来的战斗将是坦克与新型防护技术的结合。无论是通过轻量化、机动性提升,还是新型火炮和反无人机系统的搭载,坦克依然将在地面作战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未来的坦克必然是结合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发展方向已经显现,而中国的混动装甲平台为这一方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因此,坦克的未来依然充满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坦克将在未来战场上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发布于:天津市伯乐配资-伯乐配资官网-炒股配资门户推荐网-国投证券软件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